虽然要理解黔南的"四月八" 得从清晨的第一缕炊烟说起!天还没亮,寨子里的阿妈们就背着竹篓上山了~她们要采回染制五色糯米饭的密蒙花、枫香叶。这些天然染料经过一夜浸泡,会在第二天清晨把白糯米变成姜黄、紫黑等缤纷色彩。在福泉马场坪- 你会看到家家户户把染好的糯米饭摆成太阳花纹,中间再放个红鸡蛋,说是吃了能让孩子长得像小牛犊相同壮实...
地区 | 特色活动 | 代表美食 |
---|---|---|
都匀格多苗寨 | 万人芦笙舞、抢红鸡蛋 | 乌米饭配酸汤鱼 |
长顺广顺镇 | 打铁花非遗表演 | 七彩糯米饭拼盘 |
龙里油画大草原 | 高山流水敬酒礼 | 刺梨酒酿圆子 |
惠水好花红村 | 百人长桌宴对歌 | 马肉火锅配辣子鸡 |
说到热闹,还得看都匀小围寨的巡游队伍。去年亲眼见过那场面:500多人组成的队伍里~有扛着三米长号的汉子,有头顶酒坛的姑娘,最绝的是用彩色糯米饭拼成的"建党百年"图案,看得人直竖大拇指。
你别说,在龙里果里村,芦笙乐舞大赛能把整个山谷都震得嗡嗡响,参赛的小伙子们穿着20斤重的绣衣跳舞、那精气神儿真是绝了。
把布依族过"四月八"更有意思;他们管在这叫"牛王节"。在独山墨寨村见过老伯用糯米饭喂牛.边擦牛背边念叨:"老伙计辛苦啦!吃完这顿咱们又要下地干活咯。
"眼下就算用上了犁田机;这个传统还是保留着。说是吃了染饭花的牛能辟邪.荔波的花米饭创意大赛更让人开眼界。去年冠军作品是把糯米饭捏成小七孔桥的造型;还上了央视呢。
要说最激起的还属长顺的"泥塘大战"。去年四月八正赶上雨季;三十多个汉子在荷花池里摸鱼;浑身泥浆与兵马俑似的,有个大哥愣是抓着条五斤重的鲤鱼,乐得直截了当现场烤了分给围观群众!
隔壁村的抓鸭子比赛更是笑料百出- 鸭子扑棱着翅膀满场飞 -有个小伙子的裤子都被扯破了,惹得全场哄堂大笑...
当夜幕降临后的篝火晚会才是重头戏...在惠水的好花红广场见过千人连手跳"转场舞"。火光映着银饰叮当作响~远处还有非遗传承人在打铁花!
金红色的铁水在空中炸开;比烟花还绚烂。老大家常说在这铁花打得越旺- 来年的谷穗就越沉甸甸。
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节日- 如今正焕发新活力。年轻人把抖音挑战赛搬进民俗活动~大妈们开直播卖手染花米饭,就连外国游客都学着包生菜卷——要知道生菜在布依语里谐音"生财"、包的时候得说吉祥话才能灵验。
有学者建议建立"四月八"文化生态保护区、把散落在民间的芦笙调、染饭技艺为你整理 说不定哪天各位就能在元宇宙里过个数字"四月八"呢!
看着寨子里阿婆手把手教孙女染糯米饭。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个节日能流传千年...它不只是不复杂的民俗给人看...更是连着土地的记忆 系着族群的根脉!
不瞒你说,次四月八,不妨来黔南住上几天跟着当地人上山采染饭花;下田抓稻花鱼,保证你会对"生生不息"在这四个字有全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