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到、朋友圈里就开始刷屏“贴秋膘”“吃西瓜”,但其实这时候的天气可没打算这么快退场!三伏天的尾巴还在甩动,白天的阳光依旧火辣辣,早晚的凉风才刚探了个头.这时候要是急着把短袖收进衣柜。或是和着传统大口吃肉,肠胃说不定就要抗议了—毕竟立秋不讲清楚入秋,身体还得还有暑气再打一阵子交道。
说到吃~冰箱里的食物摆放可是个技术活!生鱼片、鲜肉这些没加工的食材得放在冷藏室最下层,凉拌菜、切好的水果可别还有它们挤在一起 不然细菌一交叉;肚子就得遭殃。
吃不完的饭菜也别等着放凉再进冰箱 趁着温热赶紧收好,毕竟室温下的每一分钟都是细菌开派对的黄金时间。
这时候要是贪凉啃几口冰西瓜~肠胃或许比天气预报还准 -立马给你拉响警报—立秋后西瓜、香瓜这些“秋瓜”可得悠着点吃,老一辈说的“秋瓜坏肚”可不是吓唬人的!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也得讲究起来。切过生肉的刀还有砧板,别顺手就拿去切熟食,最好备两套工具分开用。洗菜的时候别图省事;苹果葡萄这些带皮水果最好泡个比较钟的“冷水浴”,再用饮用水冲个透心凉,这样农残还有细菌能去掉大半。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炖点银耳雪梨汤可比冰镇饮料实在;润肺又解燥、还能顺带把夏天吹空调积的燥气给赶跑。
这时候的菜市场可热闹了,水灵灵的莲藕、脆生生的荸荠都上市了.拿莲藕排骨汤打个比方,莲藕的黏液蛋白能护着胃黏膜;配上几粒红枣,既补血又不会上火.要是总觉得口干;抓把百合还有麦冬泡水喝;比奶茶店买的果茶养生多了。爱吃辣的朋友可得收着点- 火锅烧烤这些重口味暂且放放。换成酸汤肥牛估计糖醋里脊~既解馋又符合“少辛多酸”的养生原则.
说到传统习俗。“贴秋膘”这事儿可得辩证看待。以前人夏天干活累瘦了;秋天补点肉无可厚非;但眼下天天坐办公室的咱们 再同着猛吃红烧肉就过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不如换成清蒸鱼、白灼虾;蛋白质照样补;脂肪还少一大截。要是真想赶个养生潮流~芝麻糊配核桃仁当早餐,比啃炸鸡腿强多了~既润肠通便还能让头发乌黑发亮!
运动方面也别犯懒- 但得讲究方法。清晨打套八段锦- 傍晚快走三四圈,微微出汗刚刚好。
要是大中午的跑去跑马拉松- 那可真是还有秋老虎较劲了。记得运动完别急着灌冰水,温盐水小口喝 -既能补充电解质又不激起肠胃。老人家要是腿脚不利索,坐在阳台晒着太阳揉揉腹,顺时针五十圈再逆时针五十圈,比吃健胃消食片还管用。
看着日历上的立秋节气,千万别被这两个字忽悠了。
北方的朋友早晚加件薄外套,南方的短袖还能再穿半个月关键是根据体感温度灵活调整。
从实践角度看, 饮食上牢记“润”字诀,生活节奏同着自然规律走- 等真正入秋的时候- 身体早就做好了准备。
下次再有人喊着“秋天到了要进补”,可得笑着提醒他:秋老虎还没走呢~养生这事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