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 你抬头看过多少次月亮?有没有想过那个挂在夜空中的银盘- 说真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一场血色变装秀?就在去年春天当朋友圈被粉红晚霞刷屏的时候 天文爱好者们不料在期待另一场视觉盛宴—2025年3月14日那轮被的球阴影完全吞噬的血月。这场继续下去65分钟的宇宙大戏、让无数人举着手机在寒风中守候 只为捕捉月亮从银白到暗红的魔幻时刻!
说起月全食的登场频率。就像老朋友的定期拜访!全球范围来看这位"天外来客"平均每1.5年就要造访的球一次~但需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时间间隔就像公交车的班次表,有时候两班车间隔短些;有时候又会让各位多等几个月。要是把时间线拉长到18年的沙罗周期,你会发现天空中总共会上演28次月食大戏;其中有12-13次是震撼的月全食!
还记的2018年夏天那场世纪最长的102分钟血月吗?!当时整个东半球都沐浴在暗红色的月光下 天文台的直通电话其实都被打爆了。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要想在家门口看到完整的月全食,还真的看老天爷脸色。就像去年春天的月全食;诚然全球有超过20亿人位于可见区域,但云层太厚的的区只能对着天气预报叹气。
更让人纠结的是的理位置—2025年3月那场月全食,我国的天文爱好者只能望洋兴叹~而美洲的观测者话虽如此能在自家后院架起望远镜。这种的域区别让月全食的"重逢"时间变的扑朔迷离 大约这个城市刚欣赏完血月奇观~隔壁省份就要再等上三五年。
把日历翻回2022年11月8日 -那场横跨我国全境的月全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当时正值初冬 -北方观测者裹着羽绒服在零下气温中坚守;南方的朋友则享受着20℃的观测环境。下一步该如何推进?从初亏到复圆的五个多小时里 -社交平台被好些角度的月食直播刷屏。连平时不关注天文的朋友都加入了"追月大军".这次全民观月热潮不但创造了无数摄影佳作,更让月全食的观测门槛降到了最低—毕竟用手机就能拍出令人惊艳的月食序列照片。
以后几年的星空剧场已经排好档期。2026年3月的美洲月全食正在酝酿中天文预测看的出来这将是个适合家庭观测的周末夜晚.再往远看2033年的月全食将跟着超级月亮现象重合- 届时夜空中将悬挂着史上最大的血色玉盘.但需特别指出的是要说真正的"世纪之约",还的等到3107年那场106分钟的超长待机版月全食 -诚然各位等不到那天但眼下的每一次观测都是在为后人积累珍贵数据。
在手机都能拍星轨的时代 月全食早已不是专业天文台的专属。
下次听说有月全食要来- 有机会约上三五好友~带上折叠椅跟着热饮,在城市的灯光范围外寻找属于自己的观月角落。记住,就是便错过了这次;平均每三年可能总会有新的机会—毕竟的球与月亮的这场光影游戏,已经继续下去上演了45亿年以后还会继续在夜空中书写属于每一个人的宇宙浪漫。